学习园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习园地
对我队地质矿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信息来源: --->孙明       发表时间:2009/6/5       阅读次数:  2767
    地质矿业是地质勘查单位的专业优势所在。近年来,省内外兄弟地勘单位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大力开发矿产资源,经济实力大幅度增强,职工生活明显改善,成为一个地区引人注目的行业。2002年以来,大队重视了探矿权建设,大力开拓地质市场,采取了引资合作探矿,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等一系列措施,在安置职工人数和经济效益两项指标连续多年保持龙头地位,为大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地质勘查立项、矿业开发富队、产品项目稳队”战略思想的提出使我队依靠专业优势发展经济有了更加明确统一的方向。但是应当看到,大队地质矿业发展与兄弟单位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突出的表现在,地质项目少,缺乏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缺少承担国家基础性地质项目的专业技术队伍等3个方面,为此,本人就大队地质矿业在新起点上得到新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争取地质项目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抓项目符合省情,也符合队情。项目是发展的基础,是创造经济效益的客观条件,实施地质项目是落实找矿成果的前提,有了项目才能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为此,坚持地质勘查立队,必须抓好项目,必须下决心下功夫争取各类地质项目。就我队的条件而言,一方面紧盯国家和省上的基金项目和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该类项目往往投资比较大,多数可获得续作申请,我队的金及有色金属勘查区域有一定的立项优势,铀矿地质勘查的专业优势更加明显。要认真分析研究国家的行业政策,着眼在成矿区带上立项,编制高质量的立项报告,跑上去,争回来,是很有希望取得成绩的;另一方面狠抓地质市场项目不放松。近年来,我队在开拓地质市场和实施该类项目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管理和技术经验,工作熟练度比较高,在陇南矿业市场有较好的声誉。虽然这类项目小而散,随市场变化大,据了解,省上地矿和有色系统单位因地质项目相对饱和而不十分重视,因此,正好是我队的竞争优势所在,可以集小胜为大胜。争取该类项目一方面集中于省内外中小矿山,千方百计保住老项目,另一方面积极到周边邻省开辟新市场。同时严格地质工作质量管理,落实好的地质成果,进一步提升“213找矿”的品牌价值,以良好的找矿声誉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二、找矿与买矿并举,在矿业开发上实现新的突破
   国内外矿产勘查的实践证明,找矿之路往往是艰辛曲折而漫长的,落实一处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基地有时需要很长的时间。尽管如此,我们决不能动摇在自己区块内持之以恒的找矿信念,咬住青山不放松,坚持找矿不动摇,并要采取有利措施加强找矿,早出成果。同时,我们也需要要解放思想,转变经营观念,因为找矿、买矿都是具体的经济行为,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才是我们的工作目的,因此找矿与买矿并不矛盾,在一定的经济背景条件下,尝试买矿也不失为一种经营策略。当然,买矿由于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买者的决策难度大,确定目标矿种、目标区域、资源开发潜力以及如何降低投资风险,我们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也缺乏雄厚的资金支撑。下决心买矿,对单位技术实力、经济实力与科学决策能力是严峻的考验。常言道,不如虎穴,焉得虎子。本人认为现实条件下我队可以进行必要的尝试,借鉴民营矿业企业的成功方法,发挥我队专业技术优势,走出去广泛收集信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调研,详细论证,买矿的投资风险是可以降低的。目前全球矿业处于低迷阶段,矿业信息比较丰富,借探、采矿权人投资信心降低之际,充分发挥我队的专业技术优势是难得的机遇。我们可以首先关注规模小、自然条件差,控制因素相对复杂,资源潜力较大的小型矿床和有一定地质成果、找矿潜力较大的探矿权。也可以同社会力量联合,股份制形式合作等方式开发矿业。总之,要敢于迈出第一步,一般民营企业做到的,相信我们地勘单位也能够做到。
    三、创新管理模式,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第一、重组找矿力量,市场化运行。目前我队的项目分队人员少,技术与生产混杂,难以形成攻坚力量,重组找矿队伍势在必行。基本思路是,建立地质专业人员为主的矿产勘查分队,主要承担国家基金项目、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以及以地质填图为主要工作的项目。此类项目技术要求高,与行业联系密切,目标是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培养省内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并提升整体技术力量,发展壮大队伍,继而承担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二是建立物化探专业为主的的专业项目分队,除完成队上承担的相关专业任务外,主要承担商业性勘查工作,大队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形成市场竞争力,逐步发展壮大;三是成立找矿人员和工人为主以完成生产任务为主要任务的项目分队,主要是承担劳动密集性的采样与工程施工任务;四是在总工办设立3人项目调研组,隶属于总工办领导,由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选区选点,调研项目。各项目分队采用项目合同管理,单独核算,市场化运作,以项目为纽带相互协作,形成竞争势头,逐步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第二、创新管理制度,实现科学管理。逐步完善地质项目管理制度、地质工作质量管理制度、野外工作与资料整理考核验收标准体系、专业技术人员考核与职称晋升制度、劳动用工分配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等,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按制度管人、管事、管项目,真正实现科学管理的目标。现就分配制度改革提出初步设想:一是拉开野外工作者与机关、后勤工作者的工资收入差距,提高目前技术津贴、野外补贴的标准;二是拉开项目负责人与一般技术人员的收入差别,前者高于后者2-3倍;三是采用项目奖励工资制,按项目性质、技术要求、野外作业条件等因素将项目划分成若干档次,申请获得项目资金大于100万元以上以及承担该类项目的团队,可获得项目投资5-8%的奖励工资待遇;四是在地质找矿中取得重大成果和以及调研中获得可供开发的矿床(点)的相关人员,当其成果转化为商品时,给予他们一定的股份权益。
    四、进一步加强人才培育与队伍建设
    近年来我队广泛开展了专业技术人员和找矿工人的业务培训活动,采取了项目实践锻炼、不同专业互帮互学、办班培训、外出培训等形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专业技术人数总量小,年轻技术骨干少,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大队已出台相关办法,现就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以下具体办法。
    1.提高思想认识,强化业务培训
    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对提高业务素质的认识水平,使他们认识到技能学习和专业技术提升不仅仅是单位发展的需要,更是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刻苦自学是提高业务素质的内在动力。在总结以往业务培训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以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同时,根据目前开展的具体工作,因地制宜地开展对专业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的业务培训活动,即在重点项目实施中,同科研院校合作设立指导生产活动和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相结合的科研项目,选择地质成果相对突出,地质现象复杂的地区召开野外经验交流会等,贴近工作实际,有的放矢的进行人才培养工作,可能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完善激励机制,促进专业技术人员主动学习业务的积极性。
    确立技术要素与劳动贡献在工资分配中的比例,政策上向优秀人才和艰苦、重要岗位倾斜,拉开收入分配差距,真正体现重奖重罚、奖罚对等的原则,保障专业技术人员在取得技术成果的同时,实现多劳多得,实现了多劳多得,知识的价值充分体现,就会激发他们学习知识的主动性,有了主动性,学习专业知识就会成为自觉行动,才能取得明显成效。
    3.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思想,不断提高职工队伍思想道德素质
    结合工作实际,在专业技术队伍中广泛开展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科学发展观主题实践活动,深入进行以献身地质事业光荣、艰苦奋斗光荣、找矿立功光荣为内容的“三光荣”教育和扎实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吃苦奉献的积极性、开拓市场的主动性和落实成果的创造性,进一步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思想素质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使我队专业技术队伍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作者:孙明
 

甘肃省核地质二一三大队版权所有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花牛路19号  邮编: 741020电话:0938-2736315 传真:0938-2914932
网址:http://www.hd213.com 邮箱:hdz213@126.com
备案号:陇备08080754号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388号